中國家庭教育里有一個很嚴重的錯位,把孩子的學業凌駕于所有因素之上,幾乎等同于教育的全部。
因此許多家長認為教育是學校和老師的事,孩子的任務就是完成作業、考個好成績,
父母的主要任務就是賺錢養家。
所以,平日里家長顧不上孩子,孩子回家后,也只關心他的作業與學習成績,別的通通都要讓步。
當孩子在生活中有那么多美好和重要的事,而在家長眼中只看到一件 “學習” 時,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。
這種可怕之處在于把人生的格局與視野縮小成一條線,這條線就是學習成績。
當成績不好時,孩子頓時眼前一片漆黑。尤其是家里包辦了一切之后,如果成績不好,
更會感覺自己對不起家長,覺得自己活得不僅沒有價值,還是父母的累贅。
甚至有些孩子的人生終點很可能就止步于高考。
2018年6月7日,高考首日上午7點,河北平泉的一名高考生趁著母親外出買早餐,
從7樓縱身一躍,結束了自己不到20歲的生命。
這種不應發生的悲劇,幾乎每年都在發生。
有一個孩子說:“每當父母對著我的學習成績唉聲嘆氣時,我就感覺自己是個千古罪人。”
聽著讓人心痛與悲涼。
當肯定自己價值的東西只剩下了成績,就看不到人生的精彩,那么多的可能性,
全部抹殺于一個不理想的成績中,這樣的人生路未免太狹窄了。
恩諾教育首席家庭教育專家---周建林老師說過:
“家庭教育的重點不應是學習成績,而是用愛給孩子自信與歸屬感。”
一個家庭里,穩定的親密關系,父母無條件的愛與接納,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。
父母用心的陪伴,讓孩子學會愛,感覺到自己存在的意義與價值,
這種價值感與自信是他今后應對一切變數與挫折的堅實基礎。
那!大人努力工作是為了什么?
很多家長一定會說,為了給自己和家人更好的生活,為了讓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,獲得更好的成長。
事實上呢?
你卻因為工作掙錢,完全忽略了生活,更沒有辦法與家人度過幸福時光,最終也會被生活拋棄。
你為了掙錢拼命工作,也沒有時間陪伴孩子,更沒有時間關心孩子的成長細節。
再回到這個問題的時候,你會發現努力工作掙錢的實質意義只剩下了這一點:
用來占領你的人生全部,成為衡量你人生價值的唯一。
當這個世界里只剩下工作與學習時,我們的人生該有多么殘缺和悲哀。
不可否認,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,學校教育是孩子成長中最基礎和最重要的部分。
但學校畢竟不是人生的全部,不能代替社會與家庭,因為人終究是要回歸生活、走向社會的。
林清玄說:“人的一生,除了學習,在生命中還有很多重要的東西。”
認識到世界的廣大,才能知道自己的渺小,弱化自己的痛苦,包容這個世界。
而人的最大優勢,就在于它的無限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