芭芭拉是美國第41任總統老布什的妻子,也是第43任總統小布什的母親。
芭芭拉和老布什一生舉案齊眉,互相扶持。這位既是總統夫人,又是總統母親的女人,
一生共養育了6個孩子,他的孩子從商或從政,每個人都過著精彩的人生。
當芭芭拉被問及教育孩子的秘訣時,她說:“其實是我嫁得好,擁有一個美好的婚姻,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?!?/span>
知乎有一個提問:“原生家庭非常幸福是怎樣的體驗?”
網友們千差萬別,答案卻大同小異:
“小學的時候,同學的父母挽著手來接他回去,讓我們其余一干人等艷慕不已,
然后那個同學的家就成了我們心中最美好的家庭?!?/span>
一個聰明的媽媽知道在愛的浸泡中長大的孩子,才能懂得如何去愛他人。
01懂得尊重孩子的媽媽
2018年高考揭榜,安徽省合肥一中的鄭辰筱以678分摘得安徽省高考文科狀元的桂冠。
鄭辰筱的媽媽說:“我與女兒之間是一種平等且近乎于朋友式的關系,我們之間無話不談,
但是我也有自己的原則,那就是無條件的愛孩子,但是絕不溺愛孩子,也不過多的干涉和控制孩子的生活?!?/span>
鄭辰筱也表示媽媽從來不強迫自己做任何事情,自己是放養的,她喜歡旅行,媽媽就充分尊重她的選擇,
相比媽媽這個身份,她更像是以閨蜜的身份陪在自己的身旁。
高考,表面上看來是一場知識的競技,本質上卻不難看出,一個母親的高度,決定了孩子未來的高度。
恩諾家庭教育專家周建林說過:“只有尊重孩子,讓他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,他才會慢慢的知道什么才是有意義的?!?/span>
尊重孩子,是媽媽一生的教養。
02舍得放手的媽媽
我們在一飯一粥中慢慢的看著身邊的小人兒長大了,總有那么些時候,覺得快要抓不住他們了。
或者,我們更害怕孩子長大了,自己便不再是她的唯一。
我們總想時光慢點,讓那溫暖的依賴再多留幾日。
前段時間,朱雨辰在綜藝節目《我家那小子》中因為媽媽火爆了朋友圈。
朱雨辰的媽媽真的是用整個生命去愛兒子,愛到完全沒有自我。
她怕兒子工作忙上火,每天凌晨4點起床熬梨汁,這一熬就是10年。
她擔心劇組的伙食不好,怕兒子傷了胃,就帶著一口鍋,不管兒子去哪里拍戲,她都跟著去做飯。
朱雨辰的媽媽無孔不入的愛,滲透著他的整個生活,然而看似無私的愛,其實卻是禁錮兒子的牢籠。
這樣讓人窒息的愛,真的是孩子想要的,或者只是媽媽的一廂情愿?
節目中的一個細節我印象深刻:
朱雨辰邀請好友到家中小聚之后,他感覺到孤獨的襲來。
朱雨辰蜷縮在狗窩里,大聲的唱著歌,發泄著自己的孤獨,最后他累了,卻只有狗狗陪他,就在狗窩里睡了。
一個媽媽傾盡全力的愛看似很多,其實對孩子來說確實是一種負擔。
以愛的名義,舍不得對孩子放手,這些愛終將會變成孩子前進路上的枷鎖。
龍應臺說:“所謂的母子一場,只不過意味著,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,
而你站在小路的這端,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:不必追?!?/span>
只有懂得退出、舍得放手的媽媽,才能培養出一個真正獨立的孩子。
03懂得自我成長的媽媽
很多媽媽以為,結了婚嫁了人,被柴米油鹽的瑣事包圍也是一種幸福。
從此生活中,更多的關注著家庭,關注著孩子,卻獨獨忘了自己。
我的表姐在生完孩子后,曾經迷茫過,到底是工作還是做全職媽媽。
于是她一邊抱怨著不能上班,一邊不開心的陪著孩子。
拒絕成長的媽媽,就會潛意識里把成長的任務轉移到孩子身上。
慢慢的,她變得暴躁,直到那天孩子說出 “我討厭我的媽媽” 時,她淚流滿臉。
其實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也有著同樣的糾結。
在董卿生完孩子后,面對工作和生活無法平衡的兩難時,朋友的一句話點醒了她。
朋友說:“你想孩子成為怎么樣的人,很簡單啊,你自己就去做那樣一個人就好了?!?/span>
之后的董卿明白了,只有自己努力變得更好,孩子才會對你有愛、有尊敬,
她決定不因為孩子而變得止步不前,也不想放棄繼續成長。
于是,便有了現在的《朗讀者》。
恩諾教育:只有努力活出自我的媽媽,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榜樣。
對孩子最好的教育,就是以身作則,每一個媽媽都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,一個好媽媽勝過幾個好老師。
媽媽的高度,決定著孩子的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