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個關于心靈回家的故事。
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,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 “改造”,
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。
父母對孩子滿滿的愛有時卻造成了滿滿的傷害,這究竟是為什么?
“問題孩子” 的背后往往有一個問題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。
影片以代際情感問題為切入點,通過客觀冷靜地真實紀錄,呈現三個家庭的社會學樣本,
以情感教育缺失這一新視角,重新審視當今時代中國家庭面臨的親子關系、親密關系等情感問題。
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;以古為鏡,可以知興替;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。
誠然,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,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。
15 歲的家明是個網癮少年,不愿上學,黑白顛倒,一心想要 “自由” 的世界。
17 歲的張釗,因談戀愛已輟學 4 個月,經常性地對父母破口大罵。
14 歲的澤清,他是三個孩子里最小的,但卻是表現得最平靜的,一副少年老成
的模樣,他沉迷于網上下棋,面對母親的關心,他竟罵她“賤”,甚至動手。
恩諾教育的周老師評論這部紀錄片說:表面上是幾個 “問題少年”,但背后卻是幾對 “問題父母”。
三個家庭,三對夫妻,無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,無論家里是窮是富,他們的教育模式都存在不定的缺失。
小編曾經看過一則新聞,有個高三學生跳樓自殺了。原因是成績不理想,父親罵他沒出息。
一個花季孩子去世的消息,已足以讓人悲傷不已。但是,一些人的言論,更是讓小編目不忍視,耳不忍聞!
“這樣的孩子就是上輩子家長欠了他們的債,這輩子來討債的”
“這孩子就是個害人的東西”
“這個孩子就是不懂事,對家里人不管不顧”
他們一直說一直說,沒有人看見那個中年父親在地上哭得像個孩子般。
孩子自殺是一場殘酷的離別。但!有沒有誰認真反思過,自身對待孩子家庭教育的不足?
的確,有些父母應該好好地問一下自己:教育到底是什么?
是讓孩子考到更高的分數?還是強制賦予孩子一些經驗規訓?
父母希望孩子聽話,但他們經常聽不到孩子的話;父母希望孩子懂事,但他們時常不懂孩子的心。
無論在哪個家庭中,每個孩子,都曾試著拯救父母的情緒,試圖拯救父母的關系,想做家庭的保護神。
只是,有的父母看不到孩子,也看不到孩子背后的努力。最終,孩子絕望了,
認為自己做不了什么。由此日積月累,孩子的心理也逐漸扭曲。
他們,變得像父母一樣,成了糟糕的家長。
小編曾問過周老師:“什么是家庭教育?”
他說:“家庭教育,就是對 “根” 的教育,“心靈” 的教育。只有 “根壯”、
“心靈好”、“狀態好”,才能 “枝粗葉肥”,所謂 “莊稼養根,育人養心”!
恩諾教育,攜手專業的心理咨詢專家團隊,運用最先進、最科學的教學方式,
為每個家庭帶來優質的家庭教育模式,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。